Table of Contents

关于“夷狄”与“诸夏” - 《论语》《八佾》第五章读后

卢萌 整理

华夷杂居的背景:

西周封建,即为农耕民族的对外扩张。而分封的诸国,多为错落散处的城郭耕稼区域。其时中国,有近两百国(春秋记载有209国),而列国人口稀少。《左传》记载:“卫为狄灭,遗民七百有三十人。”其他史料不再详举。

而这些区域间,存在大量荒芜之地,即为游牧民族纵横出没。其出没地域可由对侵掠诸国的地域做判断。《左传》所记载:

“隐九年,北戎侵鄭,鄭伯禦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無剛者,嘗寇而速去之。君為三覆以待之。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先者見獲必務進,進而遇覆必速奔,後者不救,則無繼矣。乃可以逞。」從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師,前後擊之,盡殪。戎師大奔。十一月甲寅,鄭人大敗戎師。

桓六年夏,会于成。纪来咨谋齐难也。北戎伐齐,齐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

桓十年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于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先书齐、卫,王爵也。”

又狄戎灭温,伐齐,伐鲁,伐晋,伐郑,伐周王室,灭刑,灭卫,不一而足。这些区域都是诸夏的直接统治区,非塞北或函谷关外。

故夷狄出没之区域可划分如此:

西自河,渭之间(今西安区域),东达太行山南部,黄河北岸,皆夷狄出没之地,又时时越大河向南。齐桓公与晋文公为春秋霸主时的尊王攘夷,主要为抵御戎狄对诸夏的侵掠。

华夷之辨:

生产方式之不同,即农耕与游牧的区别,生活习俗不同,言语之不同,文化礼教之不同。但这些都是可以变更的,周平王东迁,大臣辛有路过伊川(洛阳境内),见披头散发而祭祀与荒野的人,说:“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已!”

而当时诸侯大夫也多娶戎狄之女为妻(详见《左传》),可见诸夏之民和戎狄在短时间内可相互转换。

对于农耕与游牧,或华夷之辨用温度线来区分,这是秦汉以下的历史划分标准,并不适用春秋古史。春秋末期,人口增长,中原各国逐渐由点扩散至面,而游散期间的夷狄也被渐次消灭或同化。由是则渐渐形成当今中原之局面,而塞北西域,在周分封时就未被纳入诸夏范围,后世的兼并与扩张,也因不适于农耕而置于版图之外。战国末期,始形成与长城相吻合的400毫米等降水线为分界的华夷之辨。

故华夷之辨是个变化过程,孔子之夷狄,非后世之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