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
<div style="margin-top:-19px">
<div style="width: 22%; float: left; text-align:center">
<a href="http://www.camcc.org">
<img src="http://www.camcc.org/_media/logo-经典方篆-roften.png" width="145" height="145" alt="Camcc" />
</a>
</div>

<div style="width:78%; height:145px; float:right; margin-top: 0px; border-bottom:solid 5px #000000;">
<div style="width: 3%; float: left; margin-top:40px;"></div>
<div style="width: 67%; float: left; font-size: 115%; margin-top:15px;">
<h1>
Cambridge Chinese Classics</br>
剑桥中国传统文化研习社
</h1>
To study, practice and promote Chinese classics
</div>
<div style="width: 30%; font-size: 80%; margin-top: -10px; float: left;">
<div style="height: 130px;width: 100%;float:left">
</html>
**Coming events:**
{{iCalendar>https://www.google.com/calendar/ical/cam.chineseclassics%40gmail.com/public/basic.ics#from=today&previewDays=30&showEndDates=1&&numberOfEntries=1&showAs=list}}
<html>
</div>
<div style="height: 20px;width: 100%;float:left">
Join our <a href="https://lists.cam.ac.uk/mailman/listinfo/soc-camcc">mailing list</a>
</div>
</div>
</div>
</div>
<style>

#dokuwiki__aside {
//border-right: dashed 1px black;
border-right: none;
}
.dokuwiki .wrapper {
border-bottom: solid 1px black;
}
blockquote {
border-left: none !important;\\2px solid #8cacbb;
padding-left: 0.6em !important;
}
div.dokuwiki div.comment_wrapper {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important;}

</style>
</html>

Sidebar


<html>
<div style="font-family: Chalkduster; font-size: 13pt; color: #fff;">
<ul>
<li> <a href="http://www.camcc.org/">Home</a> + <a href="http://www.camcc.org/events">Events</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about/Chinese-classics">Chinese Classics</a>
</li><li> Reading Groups
<ul>
<li> <a href="http://www.camcc.org/reading-group"> Chinese </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reading-group/en/">English<sup>beta</sup></a>
</li></ul>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discussion-group/">Discussion Grp.</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tea-party">Tea Ceremony</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tea-yoga">Tea Yoga</a>
<!--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other-activities">More Activities</a>
-->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blog/">Blog</a> + <a href="http://www.camcc.org/links">Links</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about/">About Us</a>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contact">Contact Us</a> -->
</li><li> <a href="http://www.camcc.org/internal/home">Internal</a>
</li></ul>
</div>
</html>

----

[[president@camcc.org|Email us]]. Or follow us
on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82337131809002/|{{facebook.png?32}}]] [[http://page.renren.com/601199149|{{renren_logo.jpg?32}}]] [[http://blog.sina.com.cn/u/1965219823|{{wordpress.png?32}}]]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经典

2011-01-16 23:03 | 一如

  当我在剑桥这边跟朋友讲,我们要读中国古代的传统经典的时候,常常需要解释一番。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现在在这里,在这个远离祖国的西方文化圈子里面,在这个现代社会里,读那些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我们都如此久远的东西,读它们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读书,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清楚,我们的读书或者陷于琐碎枝节的计较,或流于俗套变成为在外卖弄自己了解传统文化的表面装饰,而偏离了我们读书的真义。

  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读书,是因为希望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在与同伴一起读书讨论,相互关爱中滋养,真正得到成长。什么是生命成长呢?并不是指智能的训练和知识量的增长,现在的学校教育体系主要致力于此;也不是说学会一些具体处理事情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做演讲,如何写论文,如何做生意,这些在现在的学校里和一些培训课里面会都有很多,今后更是可能成为我们谋生的技能而每天都有接触学习。但除此之外,我觉得我们的生命还需要一些东西,它不是外在的,而是关于生命本身灵性的内在。这是一种关于我们生命自身内在的完善,胸襟的扩展,和心灵和灵魂的舒张,是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得失时宠辱不惊,温和而平静,那是一种关于人格的超拔的力量,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每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够支持我们有丰富充实快乐的精神家园的inner life,在这里,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心灵渴求的是什么。缺少了精神家园,没有自己inner life的人,内心没有安止的所在,不知自己要去往何处。面对社会的大流,或随波逐流碌碌于自己狭小利益得失计较,或者消极陈退,悲观沮丧。每日都忙忙碌碌,却不知这样疲于奔命,是在寻找什么,是要得到什么。生命没有方向,不知“止”之所在,怎能有“定”?没有定,怎能“静”?没有“静”,如何“安”?没有“安”,如何有“虑”?没有“虑”,何以有“得”?还记得前一阵很流行的电视剧《蜗居》里面郭海萍的一句话:我们根本不用走,那个人流就推着我们走,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来不及细想,来不及决断,就这样被人推着往前走……是啊,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到了社会上以后的朋友这样感慨,在柴米油盐醋房子车子的一系列数字中,曾经的梦想和坚持逐渐就那样淡忘,每日就这样营营碌碌,为生活奔忙。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快得让你来不及思考,快得让你要失去了自己……然而失掉了生命之真和原本那颗活泼泼的心灵,还有什么能使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一时的享乐只能暂时填塞空虚的内心,任何东西都会最终乏味。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之所以在这里读书的真义。在这个浮躁复杂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如何能安住内心,永远保有一份本真和纯明?如何让自己的成熟和成长是“历事练心”,从而真正回归本心,做“最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是仅仅学会一些世俗的伪饰和圆滑的技巧?面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磨难,挫折,成功,荣耀,如何坦然处之,直面当下?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的种种苦难,如何正视,如何施与自己的一份力量,关怀,给予温暖和帮助?这些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实践,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可以通过和朋友们一起阅读经典,相互探讨中互相鼓励,互相激发,共同成长而找到答案。

  经典是人类历史上在文明源头产生的智慧结晶,它在人类文明已经形成,但是又离自然还不太远的时候产生,所以更为活泼而自由,同时又单纯而朴实。引用曾经的社友智宇同学关于经典阅读的一段话:“人类文明演进中许多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最初形成于这些经典之中,因为是原初的,所以最少有限制和僵化,为一民族力量的源泉。后来的历史的发展往往基于这些根本的关怀和思维方式而向前推演,应着不同的时代特点而有新的发展。一些观念,往往后人加以曲解,等走到极端后又反过来,全盘否定之。而不管是坚持还是否定,都已离开了这一观点提出时的历史缘起和初衷。而最终,还要靠有识之士深入经典,或多文明交流、多经典相参来解决。此外需对古圣先贤存一份爱与敬。何以千百年来那么多仁人志士都从他们那里得到生命昂扬向前的力量呢?需仔细体会圣贤的用心,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将经典中的话与自己的生命相联系。”

  此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结成小组,一起读书是很好的方式。一个追求理想,并有自由讨论氛围的师友团队将是我们生命中的宝贵财富。古代的经典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已经有些久远,一些生涩难懂的地方会让我产生距离感,如果没有一个团队的相互鼓励,凭自己一己之力往往难以坚持,缺乏动力。而在一个团队里,在朋友中间,我们可打开心扉,相互鼓励,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同时,一群人的相互讨论,也是最能帮助我们消除一己之成见,激发产生新的思想的途径。在讨论中,我们每个人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知识背景思考和理解会不尽相同,会有思想的交锋和碰撞, 我们应该尽情陈述之,同时也要学习如何敏锐的洞察他人理解角度和思考方式,要有愿意清空自己去体察别人的心量,才能了解这样的观点是从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上提出的。这样一方面能让我们更深入的进行讨论,另一方面他人的经历和体验可以弥补自身阅历的不足,扩展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我相信,在这里我会遇见真正的朋友。向往真、善、美的心会相互辉映,爱会在心与心之间流淌传递。我也祈愿,除了团队内,朋友间的相互关爱,我们未来能够有机会做一些改善社会的实践。再次引用曾经智宇同学的话:团队的力量在于“内心的光明、潜能、智慧需在与他人互动中彰明、显扬。个人的发展都需要团队作为平台,改善社会的事业也得依靠团队来成就”

  愿与大家共勉!